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亚博pg电子 > 新闻动态 >

正在消失的4个农村老物件,70后也就见过2个,你都认识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86
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”。这段时间常常一个人,长久地停留在古旧的气息里,也就有了琢磨那些不曾见过的老物件的缘由,拭去一件物件上的尘土,打量它的前世今生,禁不住会好奇:它从何处来?走了多么远的路?它历经怎样的故事?物件一:挖莲藕铲子

图片

挖莲藕铲子,也叫 “藕锹”,是挖藕的最常用的工具。这玩意儿铲头多是生铁打的,大小比普通铁锹小,刃口贼锋利,能轻松切开黏糊的淤泥。把柄多用 T 字形也有直杆的,双手握着使力得劲。

用的时候,挖藕人先瞅准藕田边、淤泥深且荷叶旺的地儿。把藕锹插进泥里,左右各铲一下,再从后面补一铲,双手把切开的淤泥掏出来堆旁边,慢慢挖坑。挖着挖着就伸手在泥里摸莲藕,得轻手轻脚别碰伤了。摸着后顺着藕生长的方向,用锹把周围泥挖开,慢慢把整根藕拉出来。

物件二:木夯

图片

老物件木夯,是过去盖房修路时夯实地基的工具,老百姓常叫它 “夯子”,模样和用法都透着老辈人的智慧,比如盖房子时,先把地基的土铺平,撒点水让土湿润些,更紧实。然后几个人围一圈,每人握住木夯的夯把,听领头人喊号子起劲儿,一起把夯头抬到齐腰高,再使劲往地上砸。砸的时候得齐着劲儿,让夯头均匀砸在地面上,一遍遍地来回夯,直到把松土砸得结结实实,脚踩上去不陷坑为止。以前修路、打土墙也常用这法子,看着笨,可夯出来的地基贼瓷实,经得住年月考验。物件三:悠车子

图片

悠车子,是一种哄小孩子的工具,在东北地区最常见。用薄木板做成小船的样子,只是前后都是圆的,高一尺多。用四根麻绳吊在房梁上,大人推着悠车子,让悠车子悠起来,就如同荡秋千一样,故称悠车子。用悠车子悠小孩儿最早属于满族人的风俗习惯,源于狩猎时代,大人怕不注意的时候野兽把孩子叼跑了,于是就用绳子把小孩子吊在树上,逐渐演化成悠车子。随着满族势力的发展壮大,后来才发展成整个东北人都用的一种哄小孩子的悠车子。

物件四:毛窝子

图片

过去皖北、苏北地区冬日逢集卖的棉鞋,它的名字有很多:毛翁、笼翁、毛窝子、麻窝子,它是芦苇+麻绳编织成木屐鞋,下雪天防滑保暖。“毛窝子”的手艺人会的也不多了,六七十年代冬天下雪时穿的,茅草加芦苇花编的,茅翁鞋,“毛窝子”小时候冬天,家里人有一双,里面垫上麦草和棉花,可暖和了,一冬天就全靠他了,特别是雨雪天气。最后结语: 老物件为什么如此有吸引力?又何以引人共情共鸣?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,这些物品留存着时光印记,沉淀着历史记忆,定格着精神坐标,能够勾起人们的情愫,如石子投湖般在心中激起阵阵涟漪。当老物件以鲜活的方式呈现,与人建立起有效的连接,便拥有了超越一时一地的生命力,在当下的具体情境中重焕光彩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亚博pg电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